时间: 2025-05-07 01:0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09:34
“泥古非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拘泥于古代的做法,而不适应现代的情况。基本含义是指人过于保守,不能与时俱进,坚持旧有的观念或方法,而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改变。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固守传统、不愿变革的人物或思想。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劝告他人不要过于守旧,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专业领域,如教育、管理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创新和适应性的重要性。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侧重点不同。例如,“守旧”更侧重于保持传统,而“顽固”则强调固执己见,不易改变。
“泥古非今”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反映了其字面意义。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一直被用来批评那些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人或事物。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传统和历史是一种美德。然而,“泥古非今”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要有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强调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示和启发。它提醒我不要过于拘泥于过去的做法,而要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学*和进步。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泥古非今的同事,他坚持使用过时的技术,不愿意学*新的工具,最终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时光流转不停歇,泥古非今莫留恋。 新风拂面心自宽,创新路上共前行。”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者固执地使用古老的工具,而周围的人们都在使用现代化的设备。这种对比可以很好地体现“泥古非今”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uck in the past”或“unable to move with the times”,都强调了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含义。
“泥古非今”这个成语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它教会我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和适应新的变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化和时代的变迁。
1.
【泥】
阻塞,阻滞。
【引证】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组词】
泥滞、 泥漉、 泥饮、 江为山所泥
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引证】
《二刻拍案惊奇》-总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
【组词】
泥文、 泥定、 泥信、 泥执、 泥常、 泥象、 泥视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3.
【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 、 《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刀匕是共。 、 《礼记·礼运》。注:“犹失也。”-非礼也。 、 《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组词】
非常异义、 非度、 非道、 非德、 非理
4.
【今】
(会意。从佶亼(jí)。本义:现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是时也。 、 《苍颉篇》-今,时辞也。 、 《诗·召南·摽有梅》-迨其今兮。 、 《诗·豳风·东山》-于今三年。 、 《史记·汲郑传》-吾今召君矣。 、 《战国策·燕策》-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今其室十无一焉。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今之高爵显位。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
【组词】
今朝三明朝四、 今雨、 今愁古恨、 今下、 今夕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