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9:57
一差半错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点点的差错或错误。基本含义是指事情做得不完全正确,存在一些小错误或偏差,但并不是严重的错误。
在不同的语境中,“一差半错”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一差半错”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被用来描述小的错误或偏差。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体现了对小错误的宽容态度,强调在评价他人时应考虑到人的不完美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宽容和理解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在面对他人小错误时的温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词汇来安慰一个因为小错误而自责的朋友,帮助他看到错误的不严重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长河中,一差半错不过是涟漪,真正的航程在于如何面对这些微小的波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轻微的划痕或瑕疵,而在音乐中,可能联想到一段旋律中的小偏差。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inor mistake”或“a slight error”,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近。
“一差半错”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小错误,还传达了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
就是桂姐有些一差半错,不干小的事。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差】
限度;界限。
【引证】
《后汉书》-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
3.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4.
【错】
(形声。从金,昔声。本义:用金涂饰,镶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错,金涂也。今所谓镀金。俗字作镀。 、 《通俗文》-金银要饰谓之错镂。 、 《淮南子·说山》-鼎错日用而不足贵。
【组词】
错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