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8:36
词汇“沿溯阻绝”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沿”、“溯”、“阻”和“绝”。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沿溯阻绝”字面意思是指沿着河流上行或下行时遇到了阻碍,导致无法继续前进。基本含义是指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导致行动或进程中断。
“沿溯阻绝”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沿”和“溯”分别指沿着河流下行和上行,“阻”和“绝”则表示阻碍和断绝。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传统文化中,河流常常被视为生命和文明的象征,因此“沿溯阻绝”这个成语也隐含了对生命旅程中困难和挑战的象征意义。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挫折感。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无奈的,它让人联想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巨大障碍,以及因此产生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在追求个人目标或梦想时遇到的困难,如职业发展、学业进步或个人成长等方面。
在诗歌中,可以将“沿溯阻绝”融入到描述自然景观或人生旅程的诗句中,如:“山川阻绝,心路难行,唯有坚韧,方能渡此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河流被巨石或瀑布阻断的画面,音乐上可以联想到沉重或悲伤的旋律,视频则可以是探险队在河流中遇到障碍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hit a roadblock”或“come to a dead end”可以传达类似的含义。
“沿溯阻绝”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阻碍,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心理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遇到困难时的情感和态度。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1.
【沿】
同本义。
【引证】
《左传》-王沿夏,将欲入鄢。 、 《书·禹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组词】
沿溯、 沿涉、 沿流
遵循;因袭。
【引证】
《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理。
【组词】
沿袭、 世代相沿;相沿成习;沿习、 沿惯
2. 【泝】
3.
【阻】
(形声。从阜(jù)声,且(jǔ)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阻,险也。 、 《易·系辞》-德行恒简以知阻。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周礼·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 、 汉·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 《诗·商颂·殷武》-罙入其阻。
【组词】
阻隘、 阻阨
4.
【绝】
(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绝,断丝也。 、 《史记》-冠缨索绝。
【组词】
绝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