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4:04
“急来抱佛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当事情紧急时才去求助于佛脚,比喻平时不努力,到了关键时刻才急于求助或努力。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通常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平时不努力,只在关键时刻才急于求成的人。在口语中,它也常被用来形容某人在考试或工作截止日期前才匆忙准备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时间管理和准备的重要性。
同义词: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反义词: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事先准备
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及时行乐和临时努力的批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描述各种临时努力行为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提前准备,不要等到事情紧急时才采取行动。它反映了人对时间管理和效率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负责任和效率低下的行为。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紧张、焦虑和失败。
在学生时代,我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在考试前夜才开始疯狂复*,这就是典型的急来抱佛脚。这种行为虽然有时能带来短期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不利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急来抱佛脚”融入到描述时间紧迫和临时努力的场景中,如:
夜深人静时,书页翻飞急,
明日考试近,急来抱佛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图书馆或家中,深夜还在努力学*,周围散落着书籍和笔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翻书声、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以及时钟的滴答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last-minute rush”或“cramming”,都是描述在最后一刻匆忙准备的行为。这些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同样带有贬义。
“急来抱佛脚”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是学还是工作,提前准备和持续努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学中的词汇,也是指导我们行为的一种智慧。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时间和提高效率。
只有三年大阅是他们的一重关煞,那一种~情形,比起那些秀才们三年岁考还要急。
古时有一个国家特别尊崇佛教,全国各地广造寺院,精塑大佛。有个犯了死罪的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急忙来到一座寺院,抱住一尊大佛的脚表示忏悔,官府见他心诚就赦免了他。后来只要有犯罪就去抱佛脚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3.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4.
【佛】
违背。 同: 拂
【引证】
《集韵》-佛,戾也。或作拂。
——见“仿佛”(fǎngfú)。
5.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