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8:07
词汇“[刖危]”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上分析这两个字的意义。
基本定义:
语境分析: 由于“刖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出现“刖”作为刑罚的描述,而“危”则广泛用于表示危险或不稳定的情境。
示例句子: 由于“刖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但是,我们可以分别使用“刖”和“危”来构建句子:
同义词与反义词:
词源与演变:
文化与社会背景:
情感与联想:
个人应用: 由于“刖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机会非常有限。在讨论古代法律或刑罚时,可能会提及“刖”,而在讨论安全问题时,可能会使用“危”。
创造性使用: 在创作中,可以将“刖”和“危”结合,创造出具有历史感和紧张氛围的场景,例如在历史小说或戏剧中的描述。
视觉与听觉联想:
跨文化比较: 由于“刖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进行比较。
反思与总结: “刖危”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非常有限,主要在讨论古代刑罚或危险情境时可能会被提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但在日常交流中并不常用。
1.
【刖】
(形声。从刀,月声。本义:断足。古代的一种酷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刖,绝也。 、 《广雅》。假借为“蚏”-刖,断也。 、 《说文》-蚏,断足之刑也。 、 《周礼·司刑》。注:“断足也。周改髌作刖。”-刖五百。 、 《左传·庄公十六年》-刖强鉏。 、 《史记》-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
【组词】
刖足
2.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