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15:06
司庖(sī páo)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管理厨房”或“负责烹饪”。在古代,司庖通常指的是负责宫廷或贵族家庭的厨房事务的官员或仆人。
司庖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司”意为管理或负责,“庖”意为厨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现代汉语中更多地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中。
在古代**,司庖是一个重要的职位,因为饮食在宫廷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司庖不仅负责烹饪,还可能参与食材的选择和膳食的安排,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饮食文化的重视。
提到司庖,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繁华和精致,以及烹饪艺术的精湛。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情感反应。
在现代生活中,司庖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学*历史或烹饪艺术时,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背景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生活的诗时,可以使用“司庖”这个词来描绘厨房的繁忙和食物的精致:
金炉香暖,玉盘珍馐,
司庖忙碌,宫廷夜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宫廷厨房的场景,厨师们忙碌的身影和烹饪的声音。音乐方面,可以选择古典音乐来营造古代宫廷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hef”(法语中的厨师)或“cook”(英语中的厨师),但这些词汇没有“司庖”所带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司庖这个词虽然现代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和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
2.
【庖】
(形声。从广(yǎn),包声。广,表示房屋。本义:厨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庖,厨也。 、 《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客逾庖而宴。
【组词】
庖鼎、 庖厨、 庖屋、 庖宰、 庖突、 庖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