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1:53
敛笑:指抑制笑容,不让笑容显露出来。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应该笑的场合却故意不笑,或者在不应该笑的场合控制自己的笑容。
敛笑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敛”(收敛、抑制)和“笑”(笑容、笑意)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敛”字常用来表示收敛或抑制某种行为或情感,而“笑”则是表达快乐或愉悦的情感。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敛笑”这一词汇,用以描述抑制笑容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敛笑有时被视为一种礼貌或自我控制的表现。例如,在严肃的场合或面对长辈时,保持敛笑被认为是一种尊重和谦逊的表现。
敛笑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微妙的。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控制自己情绪时的努力,以及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情绪表达的规范。这种控制有时是出于礼貌,有时则是为了避免冲突或尴尬。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公司的严肃会议上,我听到了一个同事的幽默评论,我不得不敛笑以保持会议的严肃性。这种经历让我意识到在正式场合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敛笑”:
在月光下,她敛笑不语,
心中的波澜,只有夜风知晓。
敛笑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张微微抿嘴的面孔,或者是在严肃场合中努力控制笑声的情景。在听觉上,它可能与轻柔的、含蓄的笑声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敛笑的意义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情感被认为是一种真诚和开放的表现,而在东方文化中,控制情感表达(包括敛笑)可能被视为一种礼貌和自我控制的表现。
敛笑这个词在描述情绪控制和社交礼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选择,也体现了文化和社会对情绪表达的规范。在学*语言和理解不同文化时,理解和运用“敛笑”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笑】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笑,喜也。 、 《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 、 《易·萃》-一握为笑。 、 《诗·卫风·氓》-载笑载言。 、 、 《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 、 《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列子·汤问》-笑而止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笑而不顾。
【组词】
笑唏唏、 笑咍咍、 笑浪、 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