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1:20
敛眸(liǎn móu)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闭上眼睛”或“轻轻地合上眼睑”。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有意地、缓慢地或优雅地闭上眼睛的动作,可能是因为沉思、悲伤、羞涩或其他情感状态。
敛眸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用以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正式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表演艺术中,敛眸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身体语言或表演技巧。
同义词:闭眼、合眼、垂眸 反义词:睁眼、张眸
同义词中,“闭眼”和“合眼”更为常见和直接,而“垂眸”则带有更多的文学和情感色彩。反义词“睁眼”和“张眸”则表示相反的动作,即打开眼睛。
敛眸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汉语,至今仍保留其古典文学的韵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艺术语境中仍然常见。
在文化中,敛眸**常常与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相关联。它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对于情感表达的节制和深沉。在社会交往中,适当的敛眸可能被视为一种礼貌或谦逊的表现。
敛眸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内省。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安静的环境中,独自思考或感受内心的情感波动。这种动作往往伴随着一种宁静和专注的氛围。
在我的生活中,敛眸这个词让我想起了一次在图书馆的安静角落里,我看到一位学生在阅读时偶尔敛眸沉思,那一刻的宁静和专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敛眸:
月光下,她敛眸轻叹,
星辰在她的睫毛上跳跃。
敛眸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个人闭上眼睛的画面,周围环境的光线柔和,可能伴随着微风或安静的音乐。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或自然的风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ose one's eyes”或更文学化的“drop one's eyelids”。这些表达在情感色彩和使用场合上与敛眸相似,但敛眸更具有东方文化的特色和文学韵味。
敛眸这个词汇在我对汉语的理解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情感和描绘场景时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学*和使用敛眸,我更加欣赏汉语的细腻和深邃。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眸】
(形声。从目,牟声。本义:瞳人,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眸,目童子也。 、 《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 、 《淮南子·说山》-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 、 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
【组词】
眸子、 眸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