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07
“干净利索”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或处理事情既迅速又整洁,没有拖泥带水,效率高且结果令人满意。字面意思是指干净整洁,利落不拖沓。
在文学作品中,“干净利索”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或动作,如描述一个侠客的剑法或一个医生的手术技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赞扬某人的工作效率或家务处理能力。在专业领域,如工程或设计,这个词可以用来评价一个项目的完成质量。
同义词中,“利落”强调动作的迅速和整洁,“干脆”侧重于决策或行为的果断,“爽快”则更多指性格上的直率和不做作。反义词则都表达了做事不迅速或不整洁的意思。
“干净利索”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普通,没有特别的历史故事或典故。它的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高效和整洁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干净利索通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秩序的现代社会中。它反映了人们对工作和生活质量的追求。
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整洁的环境和高效的工作状态。它鼓励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干净利索”来评价自己的家务处理能力,也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这一点,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洒满窗台,书桌干净利索,笔尖跳跃,字迹如行云流水。”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整洁的房间、有序的办公室;听觉上,可能是快速而有节奏的键盘敲击声,或是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eat and tidy”或“efficient and clea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干净利索”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事物,也激励我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更高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他做事一向都是~的。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净】
(形声。从水,争声。本义:春秋时鲁国北城门“争门”的护城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北城之门曰净门,当因池水名净而命也。公羊传所谓鹿门、争门、吏门,盖以争为之。-净,鲁北城门池也。
3.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4.
【索】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引证】
《说文》-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 、 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 《列士·天瑞》-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 《后汉书·段颍传》-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
【组词】
索苇、 索头、 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