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31:09
词汇“息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息”通常指呼吸、休息或停止,而“稳”则表示稳定、平稳。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息稳”可能意味着在休息或停止状态下保持稳定。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解释。
由于“息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表达一种深层的内心平静或是在休息时的稳定状态。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
由于“息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不太自然:
由于“息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息”和“稳”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息稳”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在忙碌和压力之后寻求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息稳”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平静的湖面或是深层的内心安宁。它可能带来一种放松和舒适的情感反应。
由于“息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喧嚣的都市中,
我寻觅一片息稳的净土,
让心灵得以休憩,
在宁静中重获新生。
由于“息稳”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息稳”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相对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创作中,它可能成为一个表达深层情感的有力工具。
1.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
2.
【稳】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同本义。
【引证】
《世说新语·排调》-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组词】
安稳、 稳拍拍、 稳惬、 稳善、 稳脚、 稳疾、 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