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9:10
出行:指离开家或常住地,前往其他地方的活动。这个词汇通常涉及旅行、通勤或任何形式的移动,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
“出行”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出行的方式和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但词汇本身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在**文化中,出行往往与吉祥、安全等愿望联系在一起,如春节期间的出行被称为“春运”,是一个***的人口流动现象。
“出行”常常带有一种期待和兴奋的情感,尤其是当它涉及到旅行或探险时。同时,它也可能引起对未知的担忧或对离别的伤感。
个人经历中,出行可能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也可能是一次日常的通勤,每次出行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不同的体验和故事。
在诗歌中,“出行”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旅程或心灵的探索:
人生如出行,路途多坎坷, 心怀希望,步履不停歇。
在英语中,“出行”可以对应为“travel”或“journey”,每个词汇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和情感色彩。
“出行”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移动,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出行”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