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0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03:13
椅披(yǐ p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覆盖在椅子上的装饰性布料或织物。它通常用于增加椅子的美观性,保护椅子不受污损,或者在特定场合下增加礼仪感。
椅披一词源于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材质都有所变化。在古代,椅披多用丝绸等贵重材料制成,而现代则更多使用各种合成纤维或棉麻材料。
在**传统文化中,椅披不仅是家具的装饰,也是礼仪的一部分。在正式场合,如婚礼、寿宴等,椅披的选择和布置都有一定的讲究。
椅披往往让人联想到传统、优雅和正式的场合。它可能唤起对过去时光的怀旧情感,或是对精致生活的向往。
在家庭聚会或特殊节日,我常常会为家中的椅子披上新的椅披,以此营造温馨和喜庆的氛围。
在诗歌中,椅披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生活的变迁:
岁月如梭,椅披褪色, 时光的痕迹,悄然留下。
椅披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丰富的色彩和精致的图案。听觉上,提起椅披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丝绸摩擦的细微声响。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装饰物可能被称为“chair cover”或“chair slipcover”,用途和功能相似,但在设计和材质上可能有所不同。
椅披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家具装饰的一部分,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1.
【椅】
落叶乔木,木材可以制器物。大风子科,落叶乔木。果实为浆果,球形,红色。
【组词】
椅梧
2.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