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54:41
“劈荆斩棘”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刀斧劈开荆棘,比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障碍。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克服它们。
在文学作品中,“劈荆斩棘”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追求目标或理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坚持下去。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科技,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企业在创新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克服这些挑战的努力。
同义词:
反义词:
“劈荆斩棘”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五年》中,原文是“披荆斩棘”,后来逐渐演变为“劈荆斩棘”。这个成语的词源反映了古代人们在开辟道路时所面临的困难,后来被广泛用来比喻克服各种困难。
在文化中,“劈荆斩棘”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的历史和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决心。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舞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人。这种联想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也要有勇气和决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需要在学业上劈荆斩棘的时刻。面对复杂的课题和紧张的时间,我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好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劈荆斩棘路,风雨兼程行。 心中有梦想,脚下无畏情。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手持斧头,在茂密的荆棘中开辟出一条道路。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斧头劈开荆棘的声音,以及风吹过荆棘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cut through the jungle”或“hack through the underbrush”,都是用来比喻克服困难和障碍。这些表达虽然在字面上与“劈荆斩棘”不同,但在比喻意义上是相似的。
通过对“劈荆斩棘”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表达克服困难和挑战时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成语不仅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跨文化交流中也有着相似的表达。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成语,以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你可曾望到啊,灯光下:好像举起南泥湾劈荆斩棘的镢头?
~开新路,社会主义展宏图。
1. 【劈】
2.
【荆】
(形声。从艸,刑声。本义:一种灌木)。
灌木名。又名楚。
【引证】
《说文》-荆,楚木也。 、 《汉书·郊祀志》。注:“作幡柄也。”-以牡荆书幡。 、 《广州记》-白刑堪为履。
3.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4.
【棘】
(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引证】
《说文》-棘,小枣丛生者。 、 《易·坎》-實于丛棘。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棘。 、 《淮南子·兵略》-伐棘枣以为矜。 、 陆龟蒙《吴宫怀古》-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组词】
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