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0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00:58
“幽贞”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幽”和“贞”。
结合起来,“幽贞”可以理解为在深邃隐蔽中保持坚定和忠诚的品质。
在文学作品中,“幽贞”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情感状态,如形容一个女子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纯洁和忠诚。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的文学作品中。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可能会用来探讨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坚守。
“幽贞”作为一个复合词,其字面意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和正式场合中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幽贞”常与女性的美德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用来赞美女性的贞洁和忠诚。这种用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价值观。
“幽贞”这个词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纯洁和坚定的人。这种品质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受到尊重和推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幽贞”这个词,它让我对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尚品质的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幽贞”:
在幽暗的角落,她静静绽放,
幽贞如玉,不染尘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在幽暗环境中独自绽放的花朵,象征着幽贞的品质。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而深沉的旋律,来表达这种内敛而坚定的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忠诚”和“坚定”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幽贞”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品质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贞】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 、 《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 、 《周礼》-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
【组词】
贞龟、 贞吝、 贞卜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引证】
《易·乾》-元、亨、利、贞。 、 《书·禹贡》。传:“正也。”-厥赋贞。 、 《周礼·大祝》-求永贞。 、 《礼记·文王世子》-万国以贞。 、 《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 《论语》-君子贞而不谅。
【组词】
贞白、 贞曜、 贞一、 贞期、 贞明、 贞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