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22:00
熊韬豹略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熊的韬略和豹的策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智谋和策略非常高明,如同熊和豹一样狡猾和机智。
在文学作品中,熊韬豹略 常用来形容主角或反派的智谋,如在历史小说或战争题材的作品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战略规划等,可能会被提及。
同义词:智谋过人、计谋多端、策略高明 反义词:愚笨无谋、计无所出、策略平庸
熊韬豹略 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受到熊和豹这两种动物的特性启发。在古代,熊和豹都被认为是狡猾和机智的象征,因此这个成语逐渐形成了形容人智谋高超的含义。
在文化中,熊和豹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熊象征力量和坚韧,豹则象征速度和机智。因此,熊韬豹略 这个成语在文化中被用来形容那些既有力量又有智慧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高超的智谋和策略。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在复杂环境中能够巧妙应对的人物。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讨论策略或智谋时,它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熊韬豹略藏心间, 智计千般化风云。 世间万象皆可控, 唯我独尊策略深。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熊和豹的形象,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狡猾和机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描述这些动物的纪录片中的旁白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fox-like cunning”(狐狸般的狡猾)可以类比。
熊韬豹略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智谋和策略,还蕴含了对*传统文化中动物象征意义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几神洞妙,熊韬豹略之权;舞电威棱,越骑燕犀之象。
1.
【熊】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引证】
《说文》-熊兽似豕,山居各蛰。 、 《尔雅》-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 、 《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黄能入于寝门。
2.
【韬】
(形声。从韦,舀(yǎo)声。韦,熟皮。本义:剑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韬,剑衣也。
3.
【豹】
(形声。从豸,勺声。“豸”(zhì),象形字,本指长脊的野兽。本义: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豹,似虎圆文。 、 《山海经·南山经》-南山兽多猛豹。
【组词】
豹尾、 豹跳、 豹隐
4.
【略】
(形声。从田,各声。本义:封疆土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略,经略土地也。 、 《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土地,定城国,制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