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2:45
词汇“焦卷”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焦卷”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烧焦的卷状物”。这里的“焦”指的是物体因高温而变黑、变硬,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卷”则可能指的是某种卷曲的形状。
由于“焦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它来形容某种被火烧过的卷状物品,如书籍、纸张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火灾调查或文物修复中,可能会用到类似的描述。
同义词:焦痕、焦迹、焦片 反义词:完好、新鲜、未损
由于“焦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较少。它可能是由“焦”和“卷”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下的描述。
在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焦卷”可能与火灾、灾难、历史文献的保存等相关联,它可能唤起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焦卷”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悲伤、惋惜或对历史的敬畏。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火灾的破坏性和对知识的珍视。
由于“焦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焦卷”用作象征,代表失去的知识、历史的痕迹或灾难的后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火灾后焦卷残骸的画面,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火灾时的噼啪声或警报声。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描述可能会使用其他词汇组合来表达。
“焦卷”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视觉和情感联想,对于理解语言的象征性和表达的多样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学习语言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情感和场景。
1.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2.
【卷】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卷,膝曲也。 、 《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有卷娄者。 、 《庄子·逍遥游》-卷曲而不中规矩。 、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丰卷字子张。
【组词】
卷曲、 卷娄、 卷陲、 卷屈、 卷舒
诚恳。
【引证】
《汉书·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