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03:14
大行政区: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内部划分的较大行政管理区域,其规模和权限通常大于省或州,但小于整个国家。在**历史上,大行政区曾是指在特定时期内设立的行政管理单位,如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等,它们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文学作品中,大行政区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或文化特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指代一个地区的整体情况或特点。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行政管理学中,大行政区可能被用来讨论行政区划的理论和实践。
同义词:行政大区、行政区域、行政单位 反义词:小行政区、地方行政区
大行政区这个词源于对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需求,随着国家治理结构的变化,这个词的使用和含义也在不断演变。在**,大行政区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实践和含义。
在,大行政区的设立和调整往往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例如,新成立初期设立的大行政区,是为了适应战后重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大行政区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国家的大局观和宏观管理,也可能引发对地方特色和区域差异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大行政区可能与历史学*或旅行经历相关,例如,了解某个大行政区的历史变迁或体验其独特的文化风情。
在诗歌中,可以将大行政区作为一个象征,代表一个地区的灵魂和历史:
在那片古老的大行政区, 历史的河流静静流淌, 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 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大行政区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地图,上面标记着不同的行政边界和区域特色。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关于该区域的介绍或历史故事的叙述。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行政区划可能被称为“联邦”、“州”或“省”,但其功能和地位可能与**的“大行政区”有所不同。
大行政区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也体现了对地区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变化。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4.
【区】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品在匚中。“品”表示许多物品。“匚”(fāng),盛物的器具。本义:收藏)。
隐匿。
【引证】
《说文》-区,踦区,藏匿也。 、 《左传·昭公七年》-吾文君文王作仆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