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4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48:13
“善治善能”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善治”和“善能”。其中,“善治”指的是良好的治理或管理,强调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善能”则指具有良好的能力或技能,能够高效地完成任务。结合起来,“善治善能”强调的是在治理或管理中不仅要有良好的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效果。
在文学作品中,“善治善能”常用来形容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的优秀品质,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述为“善治善能”的典范。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赞扬某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高效和公正。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管理学,这个词组用来讨论理想的治理模式和领导能力。
“善治善能”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在描述君主或官员的治理能力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政治领域,也用于商业、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善治善能”与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明君”概念相联系,强调领导者应该以民为本,公正无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也被用来评价企业和组织的管理效率和道德标准。
“善治善能”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高效、公正和责任感。这个词组鼓励人们追求卓越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治理的道德和效果。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一位“善治善能”的领导,他的管理风格不仅高效,而且公正,赢得了团队成员的广泛尊重和信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善治善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国泰民安。”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领导者站在高处,目光坚定,指挥若定,民众在他的治理下安居乐业。这样的场景可以与“善治善能”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ffective and efficient govern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治理的高效和效果。
“善治善能”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不仅是对治理和领导能力的赞美,也是对理想治理状态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组提醒我要注重效率和公正,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发展中。
政,善治,事,善能。
1.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2.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3.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4.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