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0:54
词汇“异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异政”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政治制度”或“异于常规的政治措施”。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异政”字面意思是指不同于主流或传统的政治制度、政策或措施。它强调的是政治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由于“异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与主流政治制度的不同。
“异政”由“异”和“政”两个字组成。“异”表示不同或异常,“政”表示政治或政策。这个词可能在特定的政治或历史文献中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异政”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与主流政治观念不符的政治实践。在讨论政治多样性或政治变革时,这个词可能会被提及。
“异政”可能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因为它常常与不稳定、冲突或非主流联系在一起。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政治动荡或不寻常的政治行为。
由于“异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它更多出现在学术讨论或政治分析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异政”用于描述一个虚构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政治制度,以此来探讨政治多样性和社会结构。
由于“异政”涉及政治领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政治演讲、新闻报道或历史纪录片中的政治画面和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不同于主流的政治制度,例如英语中的“alternative politics”或“non-mainstream politics”。
“异政”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扩展对政治多样性和政治变革的认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可以增强对特定话题的理解和讨论能力。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