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9:46
中幡(zhōng fā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种悬挂在中间的旗帜或幡。在传统文化中,中幡通常用于仪式、庆典活动或作为装饰物,象征着吉祥、庄严或特定的意义。
中幡一词源自古代对旗帜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象征意义有所扩展。在古代,中幡多用于**和军事领域,后来逐渐融入民间庆典和装饰艺术中。
在传统文化中,中幡常与仪式、节日庆典和军事活动相关联。它不仅是视觉上的装饰,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记忆。
中幡给人以庄严、神圣和喜庆的联想。在**仪式中,它代表着信仰和祈愿;在庆典活动中,它象征着欢乐和团结。
在**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或中秋节,常常可以看到悬挂的中幡,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中幡轻摇,似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岁月静好。”
想象一幅画面:在古老的庙宇前,五彩的中幡随风飘扬,伴随着钟声和诵经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装饰物如印度的旗帜、日本的鲤鱼旗等,虽然形式和象征意义各异,但都承载着民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信息。
中幡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语言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深化对文化背景和语言细节的认识。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幡】
(形声。从巾,番声。本义:擦拭写字板的布)。
同本义。
【组词】
幡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