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6:37
干部:这个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在政府、政党、军队或其他组织中担任管理或领导职务的人员。干部一词强调的是其在组织中的职责和地位,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干部一词源自日语“幹部”,最初是指军队中的高级军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引入中文,并扩展到其他组织和领域中,含义也逐渐泛化。
在**,干部制度是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受到高度重视。干部的形象和行为在社会中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被认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干部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责任和纪律,但也可能引发对官僚主义和权力滥用的担忧。个人对干部的情感反应可能因具体经历和观察而有所不同。
在个人经历中,干部可能是在工作中需要直接打交道的对象,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可能直接影响到工作环境和效率。
在诗歌中,干部的形象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如:
干部如树,根深叶茂, 责任在肩,风雨无阻。 决策如枝,伸展四方, 引领群众,共赴辉煌。
干部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正式的办公室、严肃的会议和整齐的制服。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政府大楼、会议室等场景;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正式的讲话和会议讨论的声音。
在英语中,干部可以对应为“cadre”,这个词同样指组织中的核心成员或骨干人员。不同文化中对干部的理解和期望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其在组织中的重要角色。
干部一词在中文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和政治含义,它不仅指代一个职位,还涉及到一系列的责任和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干部的含义和用法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理解社会现象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它在社会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部】
(形声。从邑,(fǒu)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部,天水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