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4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41:29
安故重迁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安心于旧有的,不轻易改变”。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传统或旧有事物的尊重和坚守,不愿意轻易改变或迁移。
在文学作品中,安故重迁 常用来描绘那些坚守传统、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那些不喜欢变化、*惯于稳定生活的人。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人们对变化的抵抗心理。
同义词:守旧、保守、固守、墨守成规 反义词:革新、进取、开放、变通
安故重迁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稳定和传统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有时会被赋予更多的负面含义,如保守、不适应变化等。
在传统文化中,安故重迁** 体现了对家族、家乡和传统的深厚情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有时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的人,反映了社会对创新和变革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
触情从欲,谓之禽兽;苟可而行,谓之野人;安故重迁,谓之众庶;辨然否,通古今之道,谓之土。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3.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4.
【迁】
(形声。从辵,“辵”表移动。形声字声旁有时有表意作用,此即一例。本义:向高处迁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迁,登也。 、 《尔雅》-迁,徙也。 、 《广雅》-迁,移也。 、 《诗·小雅·巷伯》-既其女迁。 、 《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马。
【组词】
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