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3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39:34
词汇“悬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悬枭”字面意思是指将枭(一种猛禽,古代常指猫头鹰)悬挂起来。在古代,这通常是一种刑罚或示众的方式,即将罪犯的首级或尸体悬挂在高处以示众。
“悬枭”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悬”意为悬挂,“枭”在古代指猫头鹰,也常用来指代罪犯的首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
在古代**,悬枭是一种残酷的刑罚,用以示众和威慑。这种刑罚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严酷法律和统治者的权威。
提到“悬枭”,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残酷刑罚、战争的惨烈和死亡的恐怖。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再使用,个人应用的机会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历史研究或写作中会用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悬枭”用于描绘古代战争或刑罚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沉重感。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刑罚和示众方式也存在,但具体词汇和做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欧洲中世纪也有类似的刑罚,称为“枭首示众”。
“悬枭”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和刑罚制度。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
2.
【枭】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猫头鹰。
【引证】
《说文》-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 、 《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用一枭破镜。 、 《诗·大雅·瞻卬》-为枭为鸱。 、 《汉书·司马相如传》-射游枭。 、 《汉书·郊祀志》-鸱枭群翔。 、 唐·白居易《凶宅》诗-枭鸣松桂枝。
【组词】
枭奴、 枭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