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2:28
悬栋(xuán dò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悬挂的屋梁或横梁。在建筑学中,它指的是建筑物顶部突出的横梁,通常用于支撑屋顶的结构。
“悬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悬”意为悬挂,“栋”指屋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原始的建筑学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建筑尤其是古建筑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悬栋作为建筑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到“悬栋”,可能会联想到古老、坚固、传统和工艺美。它唤起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工艺的赞赏。
在参观古建筑时,我曾特别留意过悬栋的设计和工艺,它们不仅展示了建筑的稳固性,也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在诗歌中,可以将“悬栋”作为意象,如:“岁月如歌,悬栋见证了时光的流转,每一道刻痕都是历史的诗行。”
想象一座古老的庙宇,悬栋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风吹过,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结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但其功能和象征意义可能相似,如欧洲的教堂建筑中的横梁。
“悬栋”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建筑学和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建筑的结构,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重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1.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
2.
【栋】
(形声。从木,东声。本义: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皮 的上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栋,极也。从木,东声。屋内至中至高之处亦曰阿,俗谓之正梁。 、 《易·大过》。虞注:“正中曰栋。”-栋隆。 、 《庄子·人间世》-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 、 唐·杜牧《阿房宫赋》-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韩愈《合江亭》-梁栋宏可爱。
【组词】
栋宇、 栋桴、 栋折、 栋折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