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53:22
电报挂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通过电报方式进行挂号”,但在现代语境中,它通常指的是一种商业服务,即企业或个人通过电报系统注册一个简短的代码或名称,以便在发送电报时使用,从而简化地址和识别过程。
在文学中,电报挂号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古老或传统的通信方式,与现代的电子邮件或即时通讯形成对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老式通信方法时。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电信或历史研究中,电报挂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同义词:电报代码、电报缩写 反义词:详细地址、全名
电报挂号的词源可以追溯到电报技术的早期发展。随着电报成为主要的远程通信手段,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费用,人们开始使用简化的代码或名称来代表长地址。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电子邮件和其他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电报挂号逐渐被淘汰。
在电报盛行的时代,电报挂号是商业和政府通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那个时代对效率和速度的追求,以及技术如何影响社会交往和商业实践。
电报挂号这个词可能唤起一种怀旧感,让人联想到一个更简单、更慢节奏的时代。它也可能让人感到一种技术进步的必然性,以及旧技术如何被新技术所取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关于通信历史的课程中学习到电报挂号的概念。这让我对过去的通信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并欣赏现代技术的便利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电报挂号的静默中, 字符跳跃,穿越时空的界限, 古老的电波,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电报挂号可能让人联想到老式的电报机声音,以及那些机械打字的声音。视觉上,可能会想到老电影中电报员忙碌的场景。
在不同语言中,电报挂号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即使用简化的代码来代表复杂的地址或名称。
电报挂号是一个反映技术和社会变迁的词汇。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提醒我们技术的进步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方式。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丰富我的语言知识。
1.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2.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3.
【挂】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挂,画也。 、 《仪礼·特牲礼》-挂于季指。 、 《庄子·渔夫》。释文:“别也。”-变更易常以掛功名。
4.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