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4:34
内资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国内注册并运营的资金或企业。它通常与外资(即外国投资)相对,指的是由国内个人、公司或其他组织拥有的资本。
在经济和商业领域,“内资”常用于区分国内和国际投资。在政策讨论中,它可能涉及对国内企业的支持措施,如税收优惠、补贴等。在新闻报道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国内企业的投资活动或国内市场的动态。
“内资”这个词是现代经济术语,随着全球化和经济活动的增加而逐渐普及。它直接由“内”(指国内)和“资”(指资本)两个字组成,反映了其字面意义。
在**,内资企业常被视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政府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和支持内资企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提到“内资”,可能会联想到国家经济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以及对国内企业和员工的积极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内资”这个词,但在关注经济新闻或参与商业活动时,这个词会频繁出现。
在诗歌中,可以将“内资”与“外资”对比,探讨两者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互动与影响。
通过图表展示内资与外资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比例,可以直观地展示两者的对比。
在不同国家,“内资”和“外资”的政策和管理可能有所不同,这反映了各国经济战略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内资”作为一个经济术语,对于理解国内经济结构和政策导向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经济和商业知识时,掌握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必要的。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