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5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50:03
词汇“滴露研珠”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象征意义。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滴露研珠”字面意思是指将露水滴在珍珠上进行研磨。这个成语比喻精心雕琢或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强调在创作或工作中追求极致的精细和完美。
“滴露研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源自对古代工艺或文学创作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细工作的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精细和完美是一种美德。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于工艺和艺术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各个领域追求卓越的精神。
这个成语给人以精致、高雅的情感联想,让人想到那些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或文学作品,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书法展览中看到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他的每一笔都如同滴露研珠,让我深刻体会到艺术创作的艰辛和乐趣。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笔下生花,滴露研珠,字字珠玑,句句含香。”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艺术家在清晨的露水中,细心地研磨着一颗珍珠,周围是静谧的自然环境,这种场景给人以宁静和专注的视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olish a gem”,意指对某物进行精细打磨,但“滴露研珠”更具有东方文化的韵味和象征意义。
“滴露研珠”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精细工作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追求卓越精神的一种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文化内涵。
唐·高骈《步虚词》;“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珠写《周易》。”
1.
【滴】
(形声。从水,啇(dí)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滴,水注也。 、 《列子·力命》-若何滴滴。 、 唐·杜甫《发同谷县》-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组词】
滴沥、 滴溜、 滴水、 滴溜当啷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2. 【露】
3. 【研】
4.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