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2:07
“好谋善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善于策划和决断。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深思熟虑,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并且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文学作品中,“好谋善断”常用来形容主角或重要人物的智慧和决断力,如历史小说、政治题材的作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赞扬某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的决策能力。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军事战略等,这个词汇强调的是策略和决策的重要性。
同义词:智勇双全、深思熟虑、英明果断 反义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思前想后
“好谋善断”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特别是在描述历史人物或军事将领时经常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好谋善断”被视为领导者和决策者的重要品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评价政治家、企业家或任何需要做出重要决策的角色。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智慧、能力和成功。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策略和决断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位朋友在处理家庭纠纷时展现出了好谋善断的能力,他冷静分析情况,制定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成功化解了矛盾。
在诗歌中,可以将“好谋善断”融入描述英雄人物的诗句中,如:“英雄好谋善断,剑指苍穹,破万难。”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位智者在沉思中制定策略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是战场上指挥官果断下达命令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ategic and decisive”,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
“好谋善断”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在描述和评价人物时更加准确和生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谋】
(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
同本义(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引证】
《说文》-虑难曰谋。 、 《书·洪范》-聪作谋。 、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 、 《诗·小雅·苍伯》-谁适与谋。 、 《春秋·说题辞》-在事为诗,未发为谋。 、 《论衡·超奇》-心思为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 《左传·庄公十年》-未能远谋。 、 、 《列子·汤问》-聚室而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谋诸漆工。
【组词】
谋谟殚神、 不谋而合;合谋、 谋及庶人、 思谋、 谋始、 谋章
3.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4.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