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28:39
词汇“拭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具有特定文化色彩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拭玉”进行深入分析:
“拭玉”字面意思是用布或其他柔软的物品轻轻擦拭玉器,使其保持清洁和光泽。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对珍贵物品的细心呵护和保养。
在文学作品中,“拭玉”常用来比喻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维护,或者形容人的举止优雅、细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拭”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擦拭的意思,“玉”则指玉石。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对玉器的珍视和保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更多地保留在文学和特定的文化表达中。
在**传统文化中,玉器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因此“拭玉”也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维护。
提到“拭玉”,我联想到的是一种温柔、细致和珍惜的情感。它让我想到对珍贵事物的呵护,以及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艺术展览中看到一件精美的玉器,展览人员用柔软的布轻轻地拭玉,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对艺术品的尊重和爱护。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拭玉”:
月光如水,轻轻拭玉,
星辰闪烁,映照无瑕。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穿着古装的女子,在月光下轻轻地拭玉,周围是静谧的花园,偶尔传来几声虫鸣。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词汇,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polish the gem”来表达类似的含义,但“拭玉”更具有**文化的特色。
通过对“拭玉”的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细腻度和文化深度。
1.
【拭】
(形声。从手,式声。本义:揩,擦)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拭,清也。 、 《仪礼·聘礼》。注:“清也。”-拭圭。 、 《礼记·杂记》-雍人拭羊。 、 《论衡·指端》-反祛拭面,泣涕沾襟。 、 杜甫《羌村三首》-惊定还拭泪。 、 《孔乙己》-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组词】
拭目、 拭泪,拭拂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