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32
律令: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法律和命令,通常用来指代官方颁布的法律条文或命令,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
在文学中,“律令”可能被用来象征权威或秩序,如在描述古代社会或法律体系时。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法律专业领域,它是一个核心词汇,用来指代具体的法律文件或法规。
同义词:法规、法令、条例 反义词:自由、无序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法规”更侧重于规范性,而“律令”则强调其权威性和强制性。
“律令”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古代**的法律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现在广泛用于指代各种法律和命令。
在**文化中,“律令”与古代的法律体系紧密相关,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秩序和权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与法律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相关联。
“律令”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一种严肃和权威的感觉,它与法律的强制性和不可违抗性相关联。在个人思维和表达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律令”这个词,但在阅读法律文件或参与法律讨论时,这个词是不可或缺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律令”:
在律令的阴影下,
我们行走,无声无息,
遵守着古老的规则,
直到自由的风吹散一切。
在视觉上,“律令”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法律文书或现代的法律文件,具有正式和权威的外观。在听觉上,这个词可能与法庭的庄严氛围或法律讲座的严肃语气相关联。
在英语中,“律令”可以对应为“statute”或“decree”,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含义。
“律令”这个词在法律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法律的权威性和规范性,还反映了社会秩序和文化背景。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准确传达法律概念和规则至关重要。
1.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