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2:07
情理:这个词由“情”和“理”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情感和道理的结合。基本含义是指事情的合理性和合乎人情的状态,即既符合逻辑又符合人们的情感和道德标准。
“情理”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提到“情理难容”,意指某些行为既不合情也不合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成为评价事物合理性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情理”强调的是人情与道理的平衡,这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尤为重要。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与“义”的结合。
“情理”这个词给人以公正和平衡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逻辑,还有温暖的人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情理”来评价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决策,确保它们既合理又合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情理的天平上,爱与正义共舞。”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法官在审判时,他的心中有一杆天平,一边是法律的书籍,一边是人们的笑脸,这体现了“情理”的平衡。
在英语中,“情理”可以对应为“reasonableness”或“fairness”,虽然这些词更侧重于合理性,但也有情感和道德的考量。
“情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在决策和评价时保持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1.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