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15:27
情状: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某种状态或情况,特别是在描述人的情感、心理状态或某种特定环境下的状态时使用。它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可能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情状”一词源自汉语,由“情”和“状”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情”多指情感或情况,“状”则指形状或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情状”,用来描述更为复杂的情感或状态。
在文化中,“情状”常与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相关联,反映了文化中对情感和心理状态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社会或政治的动态变化。
“情状”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深沉的。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波动,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情状”来描述一个朋友在经历重大生活变故后的心理状态,这个词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了她的复杂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情状”:
夜深人静,星光下的情状,
是孤独的旅人,心中的迷茫。
“情状”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孤独的人站在海边,望着远方,海浪的声音和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氛围。
在英语中,“情状”可以对应为“state of affairs”或“condition”,但这些词在英语中的使用更为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情感或心理状态。
“情状”这个词在描述复杂的心理或社会状态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些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提高语言的精确性和深度至关重要。
1.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
2.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