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2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26:36
词汇“下廂”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语境中很少使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下廂”字面意思是指较低的厢房或房间。在古代建筑中,厢房通常是指位于正房两侧的房间,而下廂则可能指的是位置较低或较次要的厢房。
由于“下廂”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它可能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或特定的专业领域(如古建筑学)中。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描述特定的场景或环境。
“下廂”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常用“下房”或“次厢”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古代社会,建筑的布局和房间的用途反映了社会等级和功能划分。下廂作为较低或次要的房间,可能用于仆人居住或存放物品。
提到“下廂”,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古朴、宁静的感觉。
由于“下廂”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情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下廂”用于描述古代故事中的场景,如:“夜幕降临,月光洒在古宅的下廂,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宅的下廂,木质结构,古朴的门窗,给人一种宁静和历史感。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用于描述类似的建筑结构,但具体用法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下廂”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建筑和社会结构的特点。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它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创作中,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庠】
(形声。从广(yǎn),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殷、周时的学校。
【引证】
《说文》-痒,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 《孟子·滕文公上》-殷曰序,周曰庠。 、 《尔雅·释官》-庠序,官也。 、 《礼记》。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