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56:31
“夕影”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夕”表示傍晚或黄昏,“影”表示影子或影像。字面意思是指傍晚时分的影子或影像,通常用来形容日落时分的景象或氛围。
在文学作品中,“夕影”常用来营造一种宁静、怀旧或略带忧郁的氛围。例如,在诗歌中,它可能用来描绘夕阳下的田园风光或古城的轮廓。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特定场景时,如摄影或绘画时,可能会提及“夕影”来强调光影效果。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夕影”更侧重于影子的概念,而“暮影”和“晚影”可能更强调时间的晚。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指的是早晨的光影。
“夕影”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夕”和“影”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且意义相对稳定。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诗宋词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夕阳和影子常常带有哲学和美学的意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因此,“夕影”在文学和艺术中常被用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夕影”这个词往往能唤起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黄昏时分的宁静、美丽和稍纵即逝的时光。它可能引发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看到夕阳下的古老村庄,那里的夕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夕影”:
夕阳低垂,
古桥上的夕影,
拉长了岁月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夕阳下的古城墙,影子拉长,光影交错。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黄昏时分的宁静,或是远处传来的钟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vening shadow”或“sunset silhouett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能传达出类似的光影效果和情感氛围。
“夕影”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现象,更是一种美学和哲学的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深度。
1.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夕,莫也。 、 《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 《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日东则景夕多风。 、 《书·洪范·五行》注-初昏为夕。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组词】
夕晖、 朝发夕至;夕霭、 夕市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