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5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51:32
词汇“帝义”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或历史背景下的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和广泛的认知,我将尝试从可能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帝义”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帝王的义理”或“帝王的道义”。在这里,“帝”通常指的是帝王或**,而“义”则可以理解为道德、正义或原则。
由于“帝义”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历史、文化或学术语境中。例如,在研究古代帝王统治理论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同义词可能包括“帝王之道”、“君德”等,而反义词可能难以确定,因为“帝义”本身不是一个常见的对比词汇。
由于“帝义”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帝”和“义”两个常见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古代**,帝王被视为天命所归,其统治理念和道德标准被认为是国家的核心。因此,“帝义”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提出,用以描述帝王的道德和治理原则。
对于现代人来说,“帝义”可能会引起对古代帝王权威和道德的联想,可能带有一定的历史距离感和文化神秘感。
由于“帝义”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帝义”用于描述一个虚构的帝王角色,强调其统治的道德基础和正义感。
结合古代帝王的形象和相关的历史音乐,可以创造出与“帝义”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帝义”是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帝义”作为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汇,其理解和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深化对特定文化现象的理解。
1.
【帝】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花蒂的全形。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本义:花蒂)。
天帝,上帝。宗教或神话中称主宰万物的神。最高的天神。古人想像中宇宙万物的主宰。
【引证】
《字汇》-帝,上帝,天之神也。 、 《诗·大雅·文王》-帝命不时。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