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13
词汇“斩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斩”和“捕”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合起来,“斩捕”可能指的是通过武力手段捉拿或杀死某人。
由于“斩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词汇,用以描述战争、刑罚或法律执行中的行为。
“斩”和“捕”都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汇,它们的现代意义与古代意义基本一致。然而,“斩捕”作为一个组合词,其具体的历史演变和词源可能需要查阅更详细的历史文献才能确定。
在古代社会,斩捕可能与法律执行、战争、刑罚等紧密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律制度和军事行动。
“斩捕”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暴力和严肃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法律的严厉和战争的残酷。
由于“斩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斩捕”用于描述古代战争或法律执行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紧张氛围。
结合视觉和听觉,可以想象古代战场上士兵斩捕敌人的场景,伴随着刀剑碰撞的声音和士兵的呐喊。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或表达,用以描述通过武力手段捉拿或杀死某人的行为。
“斩捕”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相对明确,主要与古代的法律执行和军事行动相关。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有一定的价值。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增强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捕】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捕,取也。 、 《汉书·灌夫传》-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 、 《汉书·韩延寿传》-吏无追甫之苦。 、 《急就篇》-变斗杀伤捕伍邻。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 《史记·吴王濞列传》-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 、 《庄子·秋水》-捕鼠不如狸狌。 、 《周髀算经》-捕影而视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捕者既不至。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捕鱼;捕快、 捕书、 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