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4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46:29
救星:字面意思是指在危难时刻出现并提供帮助的人或事物。基本含义是指在关键时刻提供援助,使情况好转的人或物。
救星一词源于汉语,由“救”和“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星象学中常有将某些星辰视为吉星或救星的说法,后来这一概念被引申到人或事物上,表示在危难时刻提供帮助。
在**文化中,救星常常与英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历史上的岳飞、关羽等,他们被视为民族的救星。在现代社会,救星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医疗、救援等。
救星一词给人带来积极、希望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感受到他人的善意和帮助。这种联想有助于增强人们的信任感和团结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几乎要放弃时,一位同事及时伸出援手,他成了我的救星,让我顺利完成了项目。
诗歌: 在黑暗的深渊, 你如星辰般闪耀, 我的救星, 引领我穿越风暴。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暴风雨中,突然一道光芒照亮了他的前方,一个身影出现,如同救星般的存在。 听觉:可以是一首歌曲,旋律中带有希望和救赎的元素,如《You Raise Me Up》。
在英语中,savior 或 rescuer 可以对应“救星”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救星的形象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都是指在危难时刻提供帮助的人或事物。
救星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传达了帮助和希望的情感,还体现了人类在困境中寻求援助的本能。通过对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以及它对人们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