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1: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40:38
“外宅”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正式住所之外的另一处住所,尤其是指男性在家庭之外的居所,有时特指男性在外面的情妇或情人居住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外宅”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复杂生活或不忠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贬义,暗示不正当的关系或道德上的瑕疵。在专业领域,如房地产或法律,它可能仅指额外的房产。
同义词中的“别院”和“别墅”通常指额外的、豪华的住所,而“私宅”则更强调私密性。反义词中的“主宅”和“正宅”则指的是主要的、正式的住所。
“外宅”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外”和“宅”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外部”和“住所”。在古代,这个词可能更多指代家族或官员在外地的住所,而现代则更多与个人隐私和道德问题相关。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婚姻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社会结构,因此“外宅”这一概念往往与道德评判和社会规范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这个词的使用和接受程度也在发生变化。
对于许多人来说,“外宅”可能引发负面的情感反应,如不忠、欺骗和道德败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仅仅被视为个人隐私的一部分。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涉及到家庭纠纷或社会新闻。例如,在讨论名人八卦时,可能会提到某明星的“外宅”。
在诗歌中,可以将“外宅”用作隐喻,代表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或不为人知的一面。
想象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别墅,四周环绕着静谧的自然风光,这可能是“外宅”带来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是夜晚的虫鸣和远处的水流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istress's house”或“love nest”,它们也指代类似的概念,但在使用和文化接受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外宅”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含义,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位置描述,还涉及到道德、隐私和个人生活选择。在学*语言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宅】
(形声。从宀(mián),乇(zhé)声。本义:住所;住处)。
同本义。
【引证】
小徐本《说文》-宅,所托居也。 、 《易·象传》-上以厚,下安宅。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 、 汉·刘向《列女传》-便利田宅。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 、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 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组词】
卜宅、 宅司、 宅券、 宅相、 宅神、 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