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7:16
“升平帖”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记录或庆祝太平盛世、社会安定和谐的文书或帖子。在古代,这类文书通常用于官方记录或民间庆祝活动中,用以表达对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赞美和祈愿。
在文学作品中,“升平帖”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如诗歌、散文中的描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历史学、文学研究等专业领域,它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文献或文化现象。
“升平”一词源自**古代,意指社会安定、国家繁荣。随着历史的发展,“升平帖”逐渐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用以记录和庆祝这些美好时刻。
在**传统文化中,“升平帖”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和谐稳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提到“升平帖”,我联想到的是一幅幅描绘和谐社会的画卷,感受到的是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情感。这个词汇让我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和维护这种和谐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升平帖”这个词汇,但它启发我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和谐与平衡,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人际关系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升平帖展,万象更新,人心和暖。”
想象一幅画面:古老的宫殿中,一位文人正缓缓展开一幅升平帖,周围是轻柔的古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升平帖”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和平宣言”、“繁荣记录”等,也体现了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升平帖”作为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繁荣景象,也启发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和谐与平衡。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我更加珍视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并努力在个人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
1.
【升】
(象形。本义: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容量单位。
【引证】
《说文》。按,十合也。-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 、 《小尔雅》-两匊谓之升。 、 《诗·唐风·椒聊》-蕃衍盈升。
2.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3.
【帖】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写在帛上的书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帖,帛书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