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59:06
冰灯:冰灯是一种用冰块雕刻成各种形状的艺术品,通常在冬季制作,尤其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如**的哈尔滨,冰灯是冬季庆典和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冰灯可以是简单的冰块,也可以是复杂的雕塑,内部装有灯光,夜晚时分,灯光透过冰块,产生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冰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用冰块制作简单的灯笼来照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冰灯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冰灯是冬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哈尔滨,每年举办的哈尔滨国际冰灯节是世界上最大的冰雪节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冰灯不仅是一种艺术展示,也是冬季旅游的重要经济来源。
冰灯给人以冷艳、纯净和梦幻的联想。它代表了冬季的美丽和寒冷,同时也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在个人生活中,冰灯可能与冬季旅行和节日庆典相关,如参加哈尔滨的冰灯节,体验冰雪世界的奇妙。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描述冰灯:
冰晶般的灯,
在夜的画布上绘出梦的轮廓,
寒冷中绽放的光,
是冬日里最温暖的守候。
冰灯的视觉联想是寒冷的冬夜中,五彩斑斓的灯光透过冰块,形成美丽的图案。听觉联想可能是冰雪节上的欢笑声和音乐声。
在不同文化中,冰灯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概念,但在寒冷地区,如北欧国家,也有类似的冰雪艺术和庆典。
冰灯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冬季的艺术和文化,也象征着美丽和希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灯】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引证】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组词】
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