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0:21
词汇“养己”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但它蕴含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养己”进行分析:
“养己”字面意思是指照顾自己、培养自己,强调个人对自己的关怀和提升。它涉及到个人的身心健康、精神修养和自我完善。
“养己”一词源自古代汉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更多的现代生活理念。
在**传统文化中,“养己”与“养生”密切相关,强调的是内外兼修,既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精神的修养。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养己”的概念更加强调个人对自我关怀的重要性。
“养己”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自我关怀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照顾自己,保持身心的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养己”,无论是通过阅读、**还是冥想,都是为了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养己”:
在喧嚣的尘世中,我寻找一片宁静,
养己于书页间,心灵得以洗涤。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静谧的图书馆中阅读,周围是柔和的灯光和书架,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养己”的宁静和充实。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lf-care”或“personal development”,它们都强调个人对自己的关怀和成长。
“养己”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外在成功的同时,不要忽视内在的修养和自我关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养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实现全面的个人发展。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