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1:56
词汇“引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引”可以理解为引导、引领,而“逸”则有逸出、逃逸的含义。结合起来,“引逸”可能指的是引导或促使某物或某人逃逸或脱离某种状态。
由于“引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隐喻或象征性的行为,如引导灵魂脱离肉体,或引导思想脱离束缚。
由于“引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由“引”和“逸”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引逸”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解放或逃离的行为,如从传统束缚中解放思想,或从社会压力中逃离。
“引逸”可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解放和自由。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追求真理、自由思考和勇于挑战传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没有太多机会直接使用“引逸”这个词汇,但它可以用来描述那些鼓励人们突破自我限制,追求更高目标的行为或思想。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引逸”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在星辰的指引下,
我引逸于尘世的喧嚣,
追寻那无垠的宁静。
结合视觉和听觉,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星空下漫步,背景音乐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
由于“引逸”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和解释。
“引逸”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用来丰富词汇库,表达一些较为抽象或深层次的概念。尽管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深化对语言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认识。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