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9:40
干噎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食物或其他物体卡在喉咙中,导致呼吸困难或无法吞咽的状态。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种生理上的不适感,也可以比喻性地用来描述心理上的堵塞感或困扰。
干噎 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干”字有干燥、堵塞的意思,“噎”字则指食物卡在喉咙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比喻心理上的堵塞感。
在中国文化中,饮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因此与饮食相关的词汇如干噎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际关系或社会交往中的不畅或困扰。
干噎 这个词给人一种紧迫和不舒适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窒息、压抑或无法表达的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干噎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自己或他人在饮食时的不慎,或者在面对心理压力时的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中的话语,如鲠在喉,干噎着无法吐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hoke" 或 "get stuck in one's throat",它们也有生理和比喻的双重含义。
干噎 这个词在汉语中既有实际的生理意义,也有丰富的比喻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不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噎】
(形声。从口,壹(yī)声。本义:食物堵住喉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噎,饭窒也。 、 《通俗文》-塞喉曰噎。 、 《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组词】
噎塞、 噎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