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51:11
电阻率(Resistivity)是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材料对电流通过的阻碍程度。它是一个材料的固有属性,与材料的尺寸无关,只取决于材料的种类和温度。电阻率的单位通常是欧姆·米(Ω·m)。
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电子工程和材料科学中,电阻率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设计和分析电路、电子设备和材料性能。在文学和口语中,电阻率很少直接提及,但可能会间接出现在讨论科技、工程或物理现象的语境中。
电阻率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随着电学的兴起和发展,科学家们开始系统地研究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Resistivity"一词源自拉丁语"resistere"(抵抗),反映了材料抵抗电流通过的特性。
在现代社会,电阻率的概念对于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它影响着从日常电子设备到大型工业系统的各个方面。公众对电阻率的认识通常不深,但在科技教育和工程领域,它是一个基础知识。
电阻率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与科技进步和创新紧密相关,可能会激发对科学和技术的好奇心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电阻率的概念可能不直接体现,但在选择电线材料、了解电子设备性能等方面,电阻率的知识是基础。
在诗歌中,可以将电阻率比喻为人生中的障碍或挑战:
生活如电流,穿梭在复杂的线路中, 电阻率是那无形的手,调控着前行的速度。
电阻率的概念可以通过视觉艺术表现,如通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材料来象征不同电阻率的物质。听觉上,可以想象电流通过不同电阻率的材料时产生的不同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电阻率的概念和术语基本一致,如在德语中为"Spezifischer Widerstand",在法语中为"Résistivité"。这反映了科学概念的普遍性和跨文化的一致性。
电阻率是一个描述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它在科学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它是一个专业术语,但其背后的概念对于理解现代科技和工程至关重要。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类专业术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
1.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2.
【阻】
(形声。从阜(jù)声,且(jǔ)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阻,险也。 、 《易·系辞》-德行恒简以知阻。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周礼·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 、 汉·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 《诗·商颂·殷武》-罙入其阻。
【组词】
阻隘、 阻阨
3.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