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8:20
“月黑风高”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月亮被云遮住,风很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恶劣天气,也常用来比喻形势险恶或事情发生在不利的时机。
“月黑风高”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夜晚往往与神秘、危险联系在一起,因此“月黑风高”这个成语也承载了这种文化内涵。它常被用来形容不利的或危险的情况。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阴森、不安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恐怖电影中的场景或是历史故事中的暗夜行动。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露营时遇到月黑风高的夜晚,那种感觉既刺激又有些害怕,但也增加了冒险的乐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黑风高夜,孤灯照影深。心中无惧意,独步向天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漆黑的夜空,只有几颗星星在闪烁,风声呼啸;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紧张的背景音乐来增强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ark and stormy night”,虽然字面意思相似,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月黑风高”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具体的天气状况,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1.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2.
【黑】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 、 《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 《易·说卦》-坤为黑。 、 《素问·气交变大论》-黑气乃辱。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公孙黑。 、 《左传·昭公元报》-楚公子黑肱。 、 《荀子·大略》-大夫黑弓,礼也。
【组词】
黑气、 黑章、 黑麻、 黑眸、 黑斑、 黑参参
3.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4.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