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2:1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17:03
君主制(Monarchy)是一种政治体制,其家的最高权力由一位君主(如国王、女王、或埃米尔等)掌握。君主的地位通常是世袭的,但也存在非世袭的君主制,如通过选举产生的。
“君主制”一词源自拉丁语“monarchia”,意为单一统治者。随着历史的发展,君主制的形式和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从绝对的君主制到现代的立宪君主制。
在许多文化中,君主制象征着传统和连续性。例如,英国的君主制不仅是政治体制,也是国家认同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主制可能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如对传统的尊重、对权力集中的担忧,或是对皇室奢华生活的羡慕。
在旅行中,我曾参观过几个君主制国家的皇宫,亲眼见证了这些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使用“君主制”来描绘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王国,其中的君主既是守护者也是统治者。
观看历史剧或纪录片中关于君主制的场景,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如皇宫的宏伟、皇家仪式的庄严。
不同文化中的君主制有其独特性,如日本的天皇制强调神性和传统,而欧洲的君主制则更多强调政治功能和象征意义。
君主制作为一种政治体制,不仅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也体现了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交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君主制”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化对政治体制多样性的认识。
1.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
2.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3.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