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9:34
“徒陈空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仅仅陈述一些空洞的文字或理论,没有实际内容或行动。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言语上的空洞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在文学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大话、写空洞文章的人。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论或计划缺乏实质性的内容或可行性。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提出理论而没有实际解决方案的学者或政策制定者。
同义词:空谈、空话、纸上谈兵 反义词:实干、实际行动、脚踏实地
同义词“空谈”和“空话”强调的是言论的空洞和无用,而“纸上谈兵”则特指在纸面上讨论军事策略,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反义词“实干”和“实际行动”强调的是具体的行动和实践,与“徒陈空文”形成鲜明对比。
“徒陈空文”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徒”(仅仅)、“陈”(陈述)和“空文”(空洞的文字)三个词组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批评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批评,也用于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
在文化中,强调“言行一致”和“实践出真知”的价值观。因此,“徒陈空文”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批评意味,提醒人们不要只停留在言语上,而应该付诸实际行动。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批评和不满。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只会说大话却从不实际行动的人,这种行为往往令人失望和反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同事,他们总是提出各种计划和想法,但从未真正落实过。这种“徒陈空文”的行为最终导致项目无法推进,团队士气低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纸上谈兵空自许,
徒陈空文无人顾。
梦里花开千百度,
醒来依旧一场空。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张白纸上写满了文字,但这些文字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给人一种空洞和无力的感觉。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说话,但听众却感到无聊和厌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ll talk and no action”或“empty words”,都强调了言语的空洞和缺乏实际行动。这些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同样具有批评意味。
“徒陈空文”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不仅要注重言语的表达,更要注重实际行动和实质内容。在写作和演讲中,我应该避免空洞的言论,而是要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1.
【徒】
(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徒,步行也。 、 《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 、 《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 、 《国语·吴语》-徒递来告。 、 《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 《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 、 《论语·先进》-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易·贲》-贲其趾,舍车而徒。 、 顾炎武《复庵记》-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组词】
徒徙、 徒跣、 徒践、 徒杠、 徒负、 徒行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引证】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帅徒以往。
【组词】
徒骥、 徒兵,徒卒、 徒士、 徒甲、 徒卫、 徒侯、 徒师
2.
【陈】
(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引证】
《说文》-陈,宛丘,舜后妫(guí)满之所封。 、 《左传·昭公八年》-陈,颛顼之族也。
3.
【空】
使之困穷。
【引证】
《诗·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 、 《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组词】
空乏、 空竭、 空匮
腾让出来。
【引证】
鲁迅《彷徨·离婚》-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
【组词】
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
4.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