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0:22
“垂天翼”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翅膀垂至天空,形象地描述了某种巨大或壮观的翅膀。在文学和修辞中,它常用来比喻极大的力量、宏伟的景象或超越常人的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垂天翼”常用来形容神话中的巨鸟、龙或其他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生物,象征着它们的威严和力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某些壮观景象或表达对某人能力的赞叹时,可能会被使用。
同义词在描述翅膀的巨大或壮观时可以互换使用,但“垂天翼”更强调翅膀的宏伟和超越性。反义词则用于描述相对较小或普通的翅膀。
“垂天翼”这个词汇可能是现代汉语中新创造的词汇,结合了“垂天”和“翼”两个词,用以形容极其宏大的翅膀。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使用“遮天蔽日”等词汇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在**文化中,鸟类常常象征着自由和超越,而“垂天翼”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象征意义,常用于描述神话中的生物或具有超凡能力的人物。
这个词汇给人以宏伟、壮观和超越的联想,能够激发人们对无限可能的想象和向往。
在描述一次观看大型飞行表演的经历时,我曾用“垂天翼”来形容那些特技飞机的壮观翼展,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辰如垂天翼,引领旅人穿越无尽的宇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巨大的鸟类或神话生物的翅膀,覆盖整个天空的景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或翅膀拍打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ky-reaching wings”或“heavenly wings”,用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垂天翼”这个词汇在文学和修辞中非常有用,能够形象地表达宏伟和超越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描述更加生动和有力。
1.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翼】
(形声。从羽,異(yì)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翼,翅也。 、 《战国策·楚策》-六足四翼。 、 《韩非子·喻老》-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 、 《尔雅》-南方有比翼鸟焉。 、 宋玉《高唐赋》-振鳞奋翼。
【组词】
翼虎、 翼张、 翼膀、 翼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