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6:25
奴隶社会:指一种社会形态,其中奴隶是主要的劳动力,他们被视为财产,可以被买卖、转让,且没有自由和权利。奴隶社会通常存在于古代文明中,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等。
“奴隶社会”一词源自拉丁语“servus”(奴隶)和“societas”(社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古代社会的一种特定形态。
奴隶社会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核心特征是奴隶作为财产的存在。这种社会形态对后世的社会结构、法律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到“奴隶社会”,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压迫、不公和苦难。这个词激发了对人权和自由的深刻反思。
在个人经历中,奴隶社会可能被用来比喻某种极端的控制或压迫状态,如在职场中感受到的不公待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奴隶社会的阴影下,自由的种子悄然萌芽。”
在不同文化中,奴隶社会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例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度较为发达,而古代**的奴隶制度则相对温和。
“奴隶社会”是一个深刻反映人类历史和社会结构的重要词汇。它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残酷现实,也激发了对现代社会中人权和自由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一词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其含义和应用。
1.
【奴】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 、 《周礼·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从群奴而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庸奴。
2.
【隶】
(隶:又樆尾会意。本义:逮、捕、追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隶,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
3.
【社】
(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社,地主也。 、 《春秋传》-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 、 《论衡·顺鼓》-社,土也。 、 《诗·小雅·甫田》。传:“社,后土也。”-以社以方。 、 《礼记·月令·仲春》。注:“社,后土也。”-命民社。 、 《荀子·礼论》。注:“社,土神。”-故社,祭社也。 、 《国语·鲁语上》。注:“社,后土之神也。”-故祀以为社。 、 《白虎通·社稷》-不谓之“土”何?封土为社,故变名谓之“社”,利于众土也。
4.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