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0:19
听风就是雨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听到风声就认为要下雨。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轻易相信传言或猜测,做出反应。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过于敏感,缺乏判断力,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行动。
在不同的语境中,“听风就是雨”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听风就是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谨慎和理性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即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仍然被广泛接受。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在信息时代保持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在社交媒体和快速信息传播的背景下,这个成语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网络上的各种信息。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容易受骗或缺乏判断力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因为听信了不实的传言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这让我更加意识到在做出判断前,需要收集和分析足够的信息。
在诗歌中,可以将“听风就是雨”融入描述人物性格的诗句中,如:
他心似浮云,听风就是雨, 一缕轻风过,便以为天将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风中,紧张地抬头望天,仿佛随时会有雨落下。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以及人们紧张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umping to conclusions”或“believing everything you hea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听风就是雨”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在信息时代保持批判性思维和理性判断的重要性。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避免轻信和误判。
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4.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5.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